Paolo Emilio Barbano讲座——Suggestions for a competitive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

时间:2013-07-23 点击:

 
Paolo为信息学院的师生作讲座

 

如何建设有竞争力的计算机科学专业?这可能是摆在很多计算机学科教师心中的疑问,7月22日上午,来自耶鲁大学的Paolo Emilio Barbano老师与我院师生分享了他自己的答案。学院副院长董俊,计算机系主任雷蕴奇教授,副系主任鞠颖副教授,计算机系杨晨晖、王菡子教授等师生聆听了讲座。

Paolo现任耶鲁大学数学系讲师、高级研究科学家,在此之前他曾任剑桥大学终身高级副研究员、纽约城市大学研究助理教授、耶鲁大学Gibbs助理教授。他在计算生物工程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,并在众多医药和航空工业项目中担任建模设计师。Paolo也曾开创两所公司并作为咨询师帮助多项创新科技产品投入市场。应计算机系王菡子教授,雷蕴奇主任以及鞠颖副主任邀请,Paolo老师在小学期为计算机系师生开设一门“New Frontiers in Computers Science in Europe and the US”的短期课程,课程一经确定便吸引了200多名学生选修并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。

讲座一开始,Paolo就对厦门大学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,他说到:厦门大学地处美丽的厦门,拥有卓越的地域和环境优势,同时,厦门大学师资雄厚,生源优质,具备一所长足发展的大学应具有的重要元素,因此他相信厦门大学以及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发展迅速,在国内外的学术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Paolo根据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短暂教学以及在美国教书的经历,对比了中美两国在计算机科学专业不同的教学方式,总结出一些很有建设性意义的专业发展建议。他强调,学生是大学的核心,因此学校在设置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,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意向将专业分为两个方向,即学术方向和职业方向:学术方向侧重为学生继续深造创造条件,而职业方向则应同市场接轨,将重心放在如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上,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,从理论到实践的顺利过渡。Paolo还指出,一所好的学校不仅需要学术和教学方面扎实过硬,宣传和品牌效应同样至关重要,他以自己所任教的英国剑桥大学为例,介绍了好的宣传可以为学校带来更优质的生源和良好声誉,助力大学的永续发展。

演讲中,Paolo老师谈吐幽默,颇具风度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笑声。Paolo表示,照比美国课堂,中国的课堂相对缺乏对话与沟通,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和反馈,中国学生很多好的想法都被这样的课堂气氛埋没了。 Paolo说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,帮助教师更为准确全面的评估学生。Paolo提出,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,教师应设计多样的授课方式,同时根据授课方式制定评估考核方法,例如传统型的理论课采用考试理所应当,但对于应用类课程,则应突破传统,更多采用平时作业、课堂表现等灵活的考核方法。

在演讲的最后,在场的教师同学踊跃提问,Paolo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解答。董俊副院长高度评价了Paolo老师的讲座,指出讲座非常有意义,很有启发,董副院长说:“没有学生,不成大学”,一所大学应该重视学生,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生对课堂的反馈。一位选修Paolo老师课程的同学说,Paolo老师课之所以受同学们欢迎,是因为他尊重每一位同学,无论同学们的观点是对是错,他都给予鼓励,这位同学说:“Paolo老师珍视我们的观点,我感到很受鼓舞。”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。